學會簡易維修可以提升騎行體驗,但是對于新手來說,因為缺乏維修經(jīng)驗,不少人雖然想動手去解決一些簡易故障,但是有時候往往適得其反,把原本的小問題搞砸。為了緩解類似維護問題,我們匯總了一些常見的錯誤清單,以便車友可以避免維修問題,因小失大。
調(diào)整后撥時先動限位螺絲
調(diào)整變速有許多變量需要檢查,雖然調(diào)整限位螺絲能解決部分問題,但這并不是最好的起點。限位螺絲可防止后撥鏈器將鏈條移至輻條或驅(qū)動側(cè)中。只要它們設置正確并且尾勾沒有彎曲,理論上它們就不需要調(diào)整。
如果變速沒有達到最佳狀態(tài),檢查變速線張力應該是首選。檢查變速線是否磨損、扭結或線管外部破損。
沒有妥善保護鏈條
鏈條是自行車上最重要的部件之一,如果養(yǎng)成定期清潔鏈條的習慣,傳動系統(tǒng)運行會更加順暢,并且會降低鏈條磨損的速度。在保養(yǎng)鏈條時,最好使用特定的鏈條脫脂劑和鏈條潤滑劑以獲得最佳效果。
鏈條長度或方向不正確
如果鏈條剪得太短,將很難轉(zhuǎn)移到最大的飛輪或者盤片。鏈條可能會折斷,甚至會因為鏈條對后撥鏈器施加太大的壓力而將后撥鏈器扯下來。
如果鏈條太長,則在使用較小的飛輪輪時會下垂。這將使變速不那么精確。更換自行車鏈條時,值得確保鏈條安裝方向正確。有些鏈條設計為僅安裝在一個方向上,錯誤的方向會導致變速不良并增加鏈條折斷的風險。
快拆桿松動且方向錯誤
快拆扦桿安裝太松、太緊或方向錯誤是很常見的,正常不需要費力就能合上就可以。扦桿手柄應始終位于自行車的非驅(qū)動側(cè)(唯一的例外是少數(shù)帶有杠桿桶軸的碟剎車架,這些車架從驅(qū)動側(cè)安裝)。前部手柄的位置應朝傳動系統(tǒng)的方向。在后部,它的朝向應在后叉之間。
使用調(diào)整不佳的碗組騎行
如果在按下前剎后,來回搖動前叉時能感覺到頭冠晃動,則表示碗組太松。這會導致轉(zhuǎn)向不良,更壞的情況造成嚴重損壞舵管損壞,尤其是碳纖維的。
輪胎充氣不足或充氣過度
使用充氣不足或過度充氣的輪胎騎行是另一個常見錯誤。氣壓太高會太顛,影響操控;太低,將面臨爆胎、速度受限風險。
正常輪胎都有推薦胎壓,另外一把相對較好的打氣筒也有必要,它的胎壓會更準確。每次騎行前檢查輪胎壓力是必須的。
錯誤地擰緊螺絲
現(xiàn)代自行車受到嚴格的公差限制,固定各種部件的螺絲都有扭力值。如果螺絲太松或太緊,都會有一定的風險。最好在調(diào)整螺絲時使用扭矩扳手,特別是如果夾緊的部件或表面是碳纖維。許多制造商在螺絲旁邊列出了推薦的扭矩,根據(jù)制造商的說明,確保所有緊固件都準備好足夠的油脂、防滑劑也是可以的。
在大盤露出的情況下拆卸腳踏
當安裝、拆卸自行車腳踏時,最好將鏈條放在最大的牙盤。讓鏈條覆蓋壓盤利齒有利于避免手部因為拆卸腳踏時不慎被劃傷。
不潤滑踏板螺紋或過度擰緊
堅安裝腳踏時,確保安裝前在踏板螺紋上涂抹一些潤滑劑。如果沒有的話,久了之后拆卸會很困難。另外不要過度擰緊踏板,因為踩踏板的行為也會間接擰緊它們。
忽視座桿
卡住的座桿會帶來各種各樣的麻煩。這是一個很容易忘記的組件,因為一旦你正確設置了坐墊高度,就很少會去調(diào)整它。因為確實有人碰到很久之后座桿拆不下來的情況。最好每年拆下座桿兩次并清潔一次。如果座桿和車架是金屬的,請確保在安裝過程中涂抹一些潤滑劑。
正確停放自行車
如果自行車靠在驅(qū)動側(cè),則后撥和尾勾彎曲的可能性會增加,間接影響變速,鏈條可能會脫落。
不更換把帶
定期更換把帶似乎不是一項重要的維護工作,但如果經(jīng)常騎行或喜歡室內(nèi)騎行,那么每年更換一兩次是明智的。如果車把是金屬的,汗液中的鹽分會導致氧化。在極端情況下,車把因腐蝕而失效的情況并非聞所未聞。
無把堵騎行
如果無把堵或者把套(山地車)騎自行車時摔倒,車把末端可能會造成胸骨傷害,或者更糟。
如果把塞經(jīng)常脫落,可以嘗試在其內(nèi)部貼上一些雙面膠帶?;蛘呖梢陨壍接门蛎浫潭ǖ轿弧?/span>
不定期保養(yǎng)避震
避震需要定期保養(yǎng)才能以最佳狀態(tài)運行。當騎行時,前叉或減震器的部件總是在移動,并且油和密封件應保持干凈清潔。定期保養(yǎng)可防止進入減震器或前叉的砂礫和污垢造成部件損壞。
按照避震制造商推薦的特定維修周期進行保養(yǎng)很有必要。
使用劣質(zhì)工具
所謂便宜沒好貨,在自行車工具的世界里再正確不過了。磨損或質(zhì)量差的工具可能會導致螺絲滑牙、擴孔,甚至損壞組件或工具本身。更高質(zhì)量的工具將按照更嚴格的公差制造,確保與部件緊密和精確匹配。
編輯:濱
先收藏